2018-10-10 06:10
宅~有何不可
塞族親俄領導人躋身波黑主席團 勝選後稱想見普京
原標題:塞族親俄領導人躋身波黑主席團,勝選後第一時間表示想見普京
[img]http://n.sinaimg.cn/news/transform/116/w550h366/20181009/M-FI-hkrzyan4927793.jpg" alt="2018年10月8日,米洛拉德·多迪克出席新聞發佈會。 視覺中國 圖" data-mcesrc="http://n.sinaimg.cn/translate/200/w600h400/20181009/lkP0-hkvrhpt3586704.jpg" data-mceselected="1" data-link="[/img]2018年10月8日,米洛拉德·多迪克出席新聞發佈會。 視覺中國 圖
10月8日,四年一次的波黑選舉落下帷幕。大選結果顯示,塞族代表米洛拉德·多迪克擊敗前任主席團成員姆拉登·伊萬尼奇,躋身波黑三人主席團。
根據1995年波黑戰爭結束時簽署的《代頓協議》,波黑由兩個自治實體組成,即穆克聯邦和塞族共和國。該國的主席團由三人組成,分別是塞爾維亞族(塞族),波什尼亞克族(波族),以及克羅地亞族(克族)的代表。三人輪流擔任主席團主席行使國傢元首職責,每八個月輪換一次。在主席團選舉中,穆克聯邦負責選出波什尼亞克人與克羅地亞人的代表,塞族共和國負責選出塞爾維亞人的代表。
《紐約時報》分析認?,塞族強人、普京的親密盟友多迪克的當選有可能加劇巴爾幹地區的種族對抗,並阻礙該國加入歐盟的進程。據悉,多迪克以其親俄和反北約的立場而聞名。
[b] 勝選後表達年底會見普京願望[/b]
此前一天,在完成44%的選票統計後,該國選舉委員會主席佈蘭科·佩特裡奇證實多迪克在塞族候選人中保持領先。
“這是一場顯而易見的勝利!”多迪克隨即在塞族共和國首都巴尼亞盧卡表示,“我不在乎主席團其他兩名成員將是誰,我會當選,我將首先?塞爾維亞人的利益努力。”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8日報道稱,即將卸任的波黑塞族共和國總統米洛拉德?多迪克以其親俄和反北約的立場而聞名,他曾三次擔任總理,兩次擔任總統,憲法不允許他連任第三屆總統任期。
多迪克進入主席團的同一天,塞族共和國卸任總理熱莉卡?茨維亞諾維奇宣佈在該共和國總統選舉中獲勝。俄羅斯衛星社8日報道稱,茨維亞諾維奇是多迪克的“戰友”。
《紐約時報》報道稱,多迪克近年來一直活躍在塞爾維亞人聚集地,試圖將塞族共和國從波黑分離出去。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rfi)報道,多迪克表示,在他勝選之後,將在其外交界的支持者——如俄羅斯的幫助下,要求旨在保衛該地區和平穩定的國際社會高級代表,以及憲法法院裏面的外國人離開該國。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日報道,多迪克在勝選後接受俄《消息報》採訪時表示,他希望能在今年年底前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會晤,也希望與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會晤。
同時,多迪克對克裡米亞公投加入俄羅斯表示支持,並稱會爭取在波黑層面上承認克裡米亞的地位。多迪克還再次強調不會支持波黑加入北約的立場。
波黑大選每四年舉行一次。選民將投票選出波黑國傢議會、塞族共和國議會、穆克聯邦議會以及穆克聯邦10個州議會議員。同時,波黑主席團3名成員以及塞族共和國總統和副總統也將由選舉產生,穆克聯邦總統則由其議會推舉產生。
1992年3月,波黑就是否獨立於南斯拉夫聯邦舉行全民公決,波黑穆斯林和克羅地亞族贊成獨立,塞族抵制投票。此後,波黑三族間爆發瞭歷時三年半的戰爭。波黑塞族成立瞭“波黑塞爾維亞共和國”。
1995年11月,在美國主持下,南斯拉夫聯盟、克羅地亞和波黑三方領導人簽署瞭《代頓協議》,波黑戰爭結束。根據協議,波黑內部由穆克聯邦和塞族共和國兩個自治實體組成,雙方分別控制51%和49%土地;兩實體在不損害波黑主權和領土完整情況下有權與鄰國建立“特殊關係”。
[b] 戰後二十年種族關係依然緊張[/b]
另一方面,與多迪克有著類似分離傾向的克羅地亞民主聯盟黨黨魁德拉甘·喬維奇落選。此前,喬維奇警告稱,若他敗選,那麼他所在的政黨將不再與中央政府合作。打敗喬維奇的克羅地亞族社會民主黨人熱利科·科姆希奇則表示,他將與另外兩位主席團成員一起,?波黑所有族裔?體履行國傢元首的職責。
代表波什尼亞克人的主席團成員席位則由民主行動黨人塞費科·紮費羅維奇拿下。外界普遍認?紮費羅維奇是前任主席團成員、現任民主行動黨黨魁巴基爾·伊澤特貝戈維奇的忠實追隨者,後者因兩屆任期已滿,無法再次參選。
與往年一樣,新晉當選的三人主席團分別代表該國的三個“組成性民族”:占人口一半的穆斯林波什尼亞克人,占人口三分之一的東正教塞爾維亞人,以及占人口15%的天主教徒克羅地亞人。
“波黑是一個非常脆弱、民主尚未得到鞏固且機構薄弱的國傢”,《紐約時報》援引薩拉熱窩政治分析師阿德南·哈斯基奇的觀點稱,“(其國傢穩定)很容易被破壞。”
美聯社援引初步選舉結果稱,各個族裔中的民族主義者已在州議會和兩個地區立法機構中贏得多數席位。如果最終各族當選者無法達成權力分享協議,那麼對於一個戰後二十多年仍在試圖克服種族緊張局勢的國傢來說,麻煩將再次現身。
《紐約時報》分析認?,親俄領導人多迪克的當選?普京進一步採取行動抵制西方的制裁創作瞭條件。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RT)則稱,最新的主席團選舉結果確實可能破壞巴爾幹國傢脆弱的和平,然而西方國傢不應把任何事都與俄羅斯扯上關係。RT進一步認?,這種過分強調多迪克及他與普京的關係、忽視波黑原本就複雜的種族關係的做法是錯誤的。
“選舉結果是否會導致分裂狀態出現、是否將造成重大動盪仍有待觀察,但西方已經急於將此歸咎於俄羅斯。”RT在文章結尾寫道。